华大要闻

《中国教育报》刊发校党委书记夏立新文章:弘扬教育家精神 勇担强国建设使命

日期:2024-09-02 作者:夏立新 点击量:

编者按:9月2日,《中国教育报》刊发校党委书记夏立新文章《弘扬教育家精神 勇担强国建设使命》,现全文转载如下:

弘扬教育家精神 勇担强国建设使命

文/夏立新

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。当前,我国正处在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关键阶段。在新时代新形势下,如何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、勇担教育强国使命是综合性师范大学需要深入思考和探索的命题。

彰显强国必先强教、强教必先强师的时代使命

教师是立教之本、兴教之源,必须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,始终心系教师成长,对教师队伍建设作出系列重要指示批示。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和殷切希望,成为广大教师自我提升、努力耕耘的方向,激励着广大教师在教书育人工作中不断创造新的成绩,涌现出一批又一批教育家和优秀教师。

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并深刻阐释的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,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师德观念的内核,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师德文化的精髓,也是在新时代背景下确立的师德师风标准和要求。

教育家精神是对教师职业精神的凝练与升华,它既源于千百年来一代代师者的优良传统,又立足当前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的特殊历史使命,将对广大教师的要求提到了全新的高度。教育家精神在思想上明确了教师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,在职责上明确了教师的使命和担当,在境界上明确了教师的视野和胸襟,为强化教师队伍建设、深化师德师风建设、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、提供了根本遵循。

践行培育“大国良师”使命的责任担当

师范院校作为开展教师教育活动、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重要阵地,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、坚守教师教育核心任务、培养高素质教师和培训高质量教师等方面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,是培育“大国良师”的重要力量,也是强师强教的动力引擎。

从发挥的社会功能来看,师范院校必须培育教育家精神,让教师能够引领社会风气、成为道德标杆;从承担的育人责任来看,师范院校必须弘扬教育家精神,让教师能够以身示范、引导师范生成长。

当前,师范院校一方面要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,把教师教育理论研究与师范人才培养实践相结合,拓展教师培养新思路,打造教师输送新模式,探索教师成长新途径,构建师范教育共同体;另一方面要积极服务国家教育决策,主动投身教育发展实践,助力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,不断增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与教育强国建设、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要求的能力和水平。

首先,作为文化与文明的传承者,师范院校要传播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,传承悠久的文明精髓,向师范生传递温暖的人文关怀。同时,还要致力于培育师范生的教育家精神之根,为国家兴盛源源不断地培养栋梁之材。

其次,作为社会秩序的维护者,师范院校有责任将社会所要求的道德修养、行为准则等核心价值观传递给师范生。通过系统的教育与培养,助推学生由“预备教师”顺利向“合格教师”转变,并引领他们形成教育家精神之魂,成长为具备责任担当、家国意识、深厚教育情怀以及卓越专业能力,并愿意为社会服务的新时代教师。为了实现上述使命,师范院校需将立德树人作为核心任务融入各方面,以更高自觉,秉持更高标准、更严要求、更实举措,整体谋划、系统设计、扎实推进,久久为功。

最后,师范院校还需从服务建设教育强国的高度出发,深刻认识弘扬教育家精神的极端重要性。为此,既要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师德师风建设,确保教师队伍的素质与形象;也要抓好师范生的培养工作,为他们提供全面而深入的教育与指导。通过这些努力,师范院校将切实担负起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。

探索弘扬教育家精神的实践路径

近年来,乐动网页版登录入口_乐动(中国)以强师、强教、强校的实际行动,为弘扬教育家精神构建了良好的制度生态、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、铸牢了理想信念之魂、提供了教育实践抓手、探索了重要的教育路径。

政治引领构筑教师工作新格局。学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,构建学校、学院(部)、教师党支部“三级联动”工作机制;突出政治标准首要地位,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制度化、规范化和常态化。校党委书记、校长任党委教师工作委员会双主任,以党政主要负责人践行“第一责任”带动学校党委主体责任落实;先后出台系列制度文件,实现教师思政、师德师风、科研诚信、导学关系等重点领域“全辐射”,贯穿引进、聘用、培养、考核等教师职业生涯“全过程”。

文化传承构筑以德育德新高地。学校深入挖掘百廿校史红色基因,连续举办7届“乐动网页版登录入口_乐动(中国)故事”展映会;推出“华大学人研究书系”,从历史维度弘扬教育家办学治校精神;利用专题党课、特色党日等思政平台,从现实维度让“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”“全国教书育人楷模”等教育家精神的典型形象深入人心。

资源整合拓展师德宣教新方式。根据教师各岗位的不同工作性质进行分类培训,形成全主体师德宣教新生态;组织撰写特色誓词,举行教师职业宣誓;编印《“画说”师德师风》口袋读本,以生动图文促师德入脑入心;依托教育学一流学科建立“新时代师德师风研究中心”,深入研究教育家精神的师德之维。

创新评价挖掘师德发展新要素。组织专家团队,运用大数据技术,根据《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》等政策要求,探索建构高校师德师风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,定期开展师德师风全要素评价,实现师德发展档案“全覆盖”。

担当作为服务教育强国新征程。学校主动对接“优师计划”“强师计划”和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,助力基础教育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;依托教育学一流学科,为基础教育培养和输送了大批优秀师资;打造数据驱动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,助力卓越教师培养,打造数字化转型的“乐动网页版登录入口_乐动(中国)模式”。

原文链接:http://paper.jyb.cn/zgjyb/html/2024-09/02/content_144744_17770363.htm